更多的PCB层数意味着更高的成本。FB-DIMM能够以更少的PCB层数实现相同的带宽,或者以相同的PCB层数实现高得多的带宽。但不要忘记,内存能够支持的最大容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。
对于服务器来说,内存容量往往比成本更为重要。而现在每个FB内存通道可以支持8个DIMM插槽,从英特尔在IDF上发布的数据来看,一款6通道、针脚数420针的FB-DIMM内存系统可以实现了4倍于DDR2-800的带宽(40GBps对10GBps),并且能够达到48倍于DDR2的最高容量。

FB-DIMM与DDR2之间的比较
480针金手指的双通道DDR2解决方案和420针6通道FB-DIMM方案,后者明显更具有吸引力,要知道FB-DIMM采用的内存芯片和DDR2-800是完全一样的。
4、可靠性更强 FB-DIMM相对目前的内存其运行可靠得到很大增加。英特尔甚至宣称它们已经做到让FB-DIMM在100年内出现少于一次的silent data error(无记载数据错误)。
在高容量模组上,内存芯片数量很多,而且在需要大容量内存的工作场合,内存模组的安插数量也是很多的,这使命令与寻址信号的稳定性受到了严峻考验。为此服务器内存(Reg-DIMM)往往需要加入一个ECC功能:通过增加额外的寄存器来稳定命令/地址信号,隔离外部干扰,从而增加运行的稳定性。
在工作时,命令地址信号会先送入寄存器进行“净化”并进入锁存状态,然后再发送至内存芯片,芯片中的数据则不经过寄存器而直接传向北桥。不过ECC功能有一个缺点:由于要经过中继传输,所以内存操作的时序也会因此而增加一个时钟周期。而以上问题在FB-DIMM中得到了完善解决。
在FB-DIMM中,指令和数据都进行完全的CRC循环冗余校验,远比目前的ECC纠错方法要先进。而且英特尔在FB-DIMM架构引入了的“Bit Lane Fail Over Correction”功能,利用此功能,当一个位宽的通道出现故障后,它就会被从系统中排除掉,即让出现故障的内存通道停止运行。此时内存控制器然后会调整CRC设置以相应降低所使用的内存带宽,这样即使一块芯片,一个DIMM插槽甚至是一条内存通道出现故障并不会造成死机,甚至不会降低内存带宽。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内存子系统的稳定性。